勇立时代潮头黑料社区登录:黑料社区最新爆料与热点事件,等你来探索时代潮头 书写文化新篇
勇立时代潮头 书写文化新篇
——第二十一届中国(深圳)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闭幕
光明日报记者 鲁元珍 严圣禾
5月的深圳,凤凰花肆意绽放,来自五湖四海的客人会聚在深圳湾畔。5月26日,第二十一届中国(深圳)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(简称“文博会”)落下帷幕。
二十一载耕耘,文博会记录了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铿锵步伐,也成为展现文化产业发展最新成果的重要平台。
5月23日,人们在文博会“文创中国”展区选购三星堆文创产品。新华社发
历届文博会累计成交额突破3万亿元,服务企业超4.5万家,展示展品超200万种。一组组亮眼数据,是文博会逐渐成长的坚实脚步,也是我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、加速走向世界舞台的生动写照。
本届文博会上,12万件文化产品现场展示,4000多个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在现场展示与交易,22项促交易措施落地,6280家政府组团、文化机构和企业线上线下参展,比上届增加265家,多元场景展示着文化产业发展的澎湃活力。
热闹非凡的现场演出让观众目不暇接——朗朗上口的天津快板引得众人围观叫好;湖北的阳新采茶戏以婉转唱腔展现荆楚文化的深厚底蕴;评弹、藏舞、醒狮等演出亮相文博会推介舞台,精彩不断。
融合了传统与现代设计的非遗展示吸睛无数——在河南馆的牡丹香非遗技艺展演中,淡雅的香气让周围观众陶醉其间。四川凉山的彝族服饰、银饰、刺绣、羊毛擀毡等精美非遗作品备受欢迎。“非遗·工艺美术展”“乡村文化振兴展区”的潮州工夫茶会雅集复刻文人风雅。
创意满满的文创产品带来时尚潮流气息——敦煌研究院的飞天系列丝巾、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唐代仕女盲盒展现地域特色;在甘肃主题馆,圆头圆脑、憨态可掬的小神兽“兰小五”成为引人驻足的“明星”;在“湖湘文创”展区,竹片制作的扇子、飞盘、足球等文创产品新意十足;在文创中国展区,数十座文化场馆带来了基于文物开发的文创产品,观众纷纷参与文创盲盒、集章打卡等活动。
人形机器人即兴弹奏钢琴,机械臂挥毫泼墨,元萝卜AI下棋机器人与人对弈……数字技术赋能让文博会现场“科技范儿”满满。
今年文博会展馆首次设立人工智能展区,60余家人工智能领域“常青顶流”企业和“破圈新秀”企业参展,机器人、无人机、智能穿戴设备纷纷亮相,打造全新文化体验。
科技让许多沉睡千年的文明在数字语境中焕发新生。在现场,观众可以对话交互型仿生人形机器人,和李白、杜甫等古代先贤来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;也可以戴上VR头显,让敦煌莫高窟的细节“触手可及”。
“今年参展,我们新认识了超20家潜在合作伙伴。文博会不仅是文化产品和文化新业态的发布会,更是一个撮合文化产业商机的平台。”上海沉浸机遇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胡世辉说,在今年的文博会文化产业招商会上,上海沉浸分别与敦煌市政府就超沉浸全感XR产品“大梦敦煌”产品项目,与携程集团就全国景点玩乐战略合作项目进行签约。
一场文博会为文化企业搭建起沟通交流的桥梁。越来越多文化企业在这里达成合作,各类文化产业项目在交流碰撞中取得新进展。
本届文博会开辟了新品首发、项目路演、供采对接多元交易场域,拓宽专区发布、展位发布、云上发布等多条首发首秀渠道,馆内发布区个数比上届翻番。展期组织了近200场包括新品发布会、招商引资、项目签约、订货会等在内的活动。仅开幕式首日,广东展团就有18个重点项目在现场顺利签约;湖北省有关企业也完成了6个重大文化产业项目的签约,总金额达28.3亿元。
文博会的52家分会场内也开展了近400项展示交易活动,主题涵盖数字创意、创意设计、影视短剧、动漫IP、工艺美术等多种业态,产业内容十分丰富。
亮点纷呈,活力无限。文博会秉持着守正创新、开放包容的态度,积极促进文化交流合作,勾勒出我国新时代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崭新图景。